九月正浓时,传统工厂转型外贸电商是否有新契机



       步进九月,似乎准备迎来了一年的末端,eGoBest在这一年来,跟很多工厂型的公司合作开发外贸独立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传统外贸工厂转型跨境B2C,难以一蹴而就。很多企业希望固守传统B2B,但现实又面临种种挑战。那到底,对于传统工厂的跨境电商外贸又该如何发展,路究竟在何方?

       下面,eGoBest跟大家讲一些事。

       在过去,一个为宜家做代工的工厂,做的就是B2B模式,宜家每年固定下单8000万美金,只要这个工厂有三个像宜家这样订单体量的客户,一年就可以销售上亿美金。工厂本身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能力都非常强,同时又是做接单生产的模式,流程非常简单,盈利比较稳定轻松。但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做代工难以发展自有品牌;另一方面,做代工对顾客依赖性较大,一旦大客户没了,工厂可能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而且近年来宜家也正在考虑将他们的生产订单转移到东欧等地区,所以即使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工厂,也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甚至被慢慢边缘化。此外,因为传统工厂并不懂得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市场上就缺乏一定的话语权。

       近几年,跨境B2C风生水起,特别是以亚马逊、速卖通为代表的一些平台,受到很多工厂的青睐,原因很简单:首先,轻量化的操作,不需要重资产的投入;此外,平台流量大,工厂可以通过销量累计口碑,培养品牌的初期影响力;同时,工厂可以通过B2C渠道获得第一手的产品反馈,帮助自己的产品进行功能、设计上的优化。

       但在实际操作中,工厂卖家在做B2C时,运营人才难觅;此外,对于一些有一定规模的工厂来说,即使B2C渠道一年可能已经做到几千万美金,但相对工厂本身的产能来说还远不能满足,甚至可能吃力不讨好,没赚到什么钱。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外贸工厂来说,不管是传统B2B模式还是转型跨境B2C模式,都面临一定的挑战。

       那么,还有其它的渠道吗?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借力海外经销商,用跨境的方式做B2B

       我们知道,跨境B2C就是跳过各种经销商,直接面向消费者,节约成本简化交易流程。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转型跨境电商,或为电商卖家供货,或自己运营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那海外的经销商会不会销声匿迹呢?

       不难发现,在跨境B2C的浪潮下,海外的经销商仍然坚挺的生存着。引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话来讲——“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顾客。”我们要去思考,海外的经销商是如何创造自己的顾客的。

       以Apollo Box为例。一个以创意生活用品为主打的美国自营电商平台,平台上的绝大部分产品在采购前就已经开始推广了,通过美国的“圈子文化”将产品、广告渗透进去,很多产品都是Apollo Box独家销售的,同类产品可以卖到亚马逊的两到三倍价格。

       如果当前在中国国内打造一个电商平台,它势必会受到来自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的激烈竞争。同理,作为新平台的Apollo Box,同样也会受到亚马逊、速卖通、eBay等电商平台的冲击。而ApolloBox的独特性,恰恰成为其与亚马逊、速卖通等电商巨头竞争的资本。

       而像Apollo Box这样的企业,就可以将其视为海外经销商的一种,传统外贸工厂正可以借助此类海外经销商,拓展B端客户。不仅是那些百货公司、大型商场、成熟品牌的进货商,海外中小型初创型进货商、海外当地2、3级的批发商,海外中小型零售商等,这些在过去没有能力直接到中国来做采购的小型批发商、零售商,同样是跨境B2B需要着重开发的客户。我想,这就是传统工厂转型外贸电商的新契机。

       因此,eGoBest想对大家说,商业的本质是不变的,就是创造价值,希望大家都有跨界思维,不要过于局限眼前看到的模式,有时候,抬头把目光放远一些,或许会看到不一样的天地...

(文编/eGoBest 陈生)

eGoBest

专注品牌企业+互联网